政策性银行的普惠金融实践
作者:bte365官网战略规划部课题组
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各国政策性银行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完善,普惠金融的发展也逐步加快。bte365官网通过搭建平台,聚焦精准,创新模式,打造便利化金融服务体系,对推动小微企业、“三农”、创业创新群体和脱贫攻坚等普惠金融领域各项业务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具体内容请见《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7年第五期第3~6页。
普惠金融涵义及其推进路径
作者:何广文 潘婷
普惠金融与扶贫金融、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小额信贷、微型金融存在一定的区别和联系。推进普惠金融发展的路径主要在于机构创新和业务创新。目前,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了多种措施积极推进普惠金融的发展,但仍需进一步完善普惠金融服务。具体内容请见《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7年第五期第7~10页。
中国金融扶贫实践、成效及经验分析
作者:杜晓山 宁爱照
当前,金融扶贫已成为中国扶贫开发的一项有力工具和政策手段。扶贫开发三十多年来,中国已形成较完善的金融扶贫供给主体体系。本文以金融扶贫供给主体为视角,对中国金融扶贫实践进行了总结,简要梳理了金融扶贫成效,分析了金融扶贫经验,旨在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扶贫政策机制,实现国家2020 年脱贫目标提供借鉴。具体内容请见《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7年第五期第11~17页。
发展普惠金融应重视金融隐私权的保护
作者:胡文涛
普惠金融力图建立一个能有效为社会所有阶层,尤其为贫困和低收入人群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契机,也为金融隐私保护带来风险。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在推行普惠金融和保护金融隐私权方面拥有一定经验,我国应立足于自身实际,同时参考国际经验,制定和完善普惠金融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走出去”金融机构应广泛关注和遵循国外金融隐私保护的法律规定。具体内容请见《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7年第五期第18~21页。
数字转型推动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
作者:曲吟 龙飞
伴随国内数字技术应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数字转型正在成为中小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着力点。目前,制造业领域已经呈现出从生产端和产品端分别切入的两类有效路径,包括协同生产、个性化定制、传统产品改造和开创新业务四种模式。建议未来通过重点工程建设引导中小企业数字转型,利用规模效应推动数字技术平台特色化发展,推动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这对加快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具体内容请见《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7年第五期第22~25页。
德国复兴信贷银行节能住房贷款业务的经验与启示
作者:陈沐阳
政策性金融机构通常需要平衡业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fW)通过与政府以及其他银行合作,开展社会效益较强而经济效益较弱的节能住房业务。KfW除了获得联邦财政资金支持之外,还受益于德国本身的金融体制,依托于“主管银行”制度与“三大支柱”银行体系,将审批过程和风险“外包”给其他银行,从而完成节能住房贷款业务。具体内容请见《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7年第五期第26~31页。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能力差异性分析
作者:苏庆义 靳航
人均出口额、出口产品种类、出口专业化指数等指标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能力存在较大差异。除俄罗斯、印度、东盟等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国家大多属于中东欧和南欧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出口能力较强;第二类国家发展基础较弱,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出口能力偏弱;第三类国家出口能力参差不齐。中国应充分认识这些差异,有的放矢,有所侧重,与这些国家更好地发展经贸关系。具体内容请见《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2017年第五期第32~36页。